|
我们寿命的长短是被什么限制了?不能活到几百年吗?时间:2022-07-11 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寿命的长短?是基因、环境、疾病还是上帝?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平均寿命其实都在以一个并不固定的速度缓慢增加。18世纪,全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37岁,而现在我们的寿命预期可以达到80多岁,增长了一倍多,但80岁真的很长吗?我们中国的玻璃海绵可以活过1万年,欧洲山羊的根系更是可以存在8万年仍旧具有生命力,但有些生命的寿命却极其短暂,某些细菌和藻类的寿命仅有区区几天,从几天到几万年影响生命长度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长久以来我们提出了无数假设,但得到较多认可的是寿命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环境很好理解,我们近代平均寿命的暴增得益于我们生存环境的改善,我们不用面对战争,不用忍受饥饿和寒冷,并且还有完善的医疗体系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这些因素都会提高我们的寿命。但外部环境只能让我们从70岁活到100岁,100岁之后又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寿命?真的是基因吗?我们寻找了很多答案,1908年有位德国生理学家提出来生命速率学说,他认为新陈代谢速度的快慢会决定物体的寿命,而新陈代谢的速度是根据生物的体型来决定的。但这并不具备普遍性,例如人类体型比牛马更小却活得更久。近年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让我们找到了更多的方法来探寻寿命的奥秘,其中关于染色体端粒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注意。 我们发现人体染色体的端粒每分裂一次就会缺失一点,而端粒的缺失会导致染色体不稳定,容易发生病变,当分裂50次后,染色体就会停止分裂直至死亡。所以生物的寿命长短取决于染色体端粒的长度,而且随着染色体分裂次数的增加,患病的几率也会增加,直到分裂50次后,人类就会走向生命的终点。这个学说解释了为什么人类越苍老越容易生病。但在生物圈中仍旧能够找到反例,例如大部分老鼠的染色体普遍长于人类,但寿命却很短,染色体分裂的次数已经有5~10次。其实愈发的研究会愈发的相信人类的寿命究其根本来源于宿命,而影响宿命的变量则是繁殖。 自然界中大部分的昆虫生存的意义就是为了繁殖,繁殖即代表死亡,例如蝴蝶、家蚕和蟋蟀,尽管上一刻还精力充沛,但只要繁殖后,生命很快就会走向终点。鲑鱼也是一生繁衍一次的生物,尽管它能够越过层层险阻,到达溪流排卵,但排卵后也会迅速死去。而可以多次繁殖或需要照顾后代的生物寿命则会长很多,可以达到性成熟年龄的5~7倍,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繁衍或照顾后代。与其说我们的寿命是由基因决定的,还不如说生存的本质就是繁衍,生命的长短完全取决于你繁衍后代的方式。 1.成都闲导 2. 成都伴闲论坛 3. 四川成都巴适网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