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大家会成为袖手旁观的坏人?什么是旁观者效应?时间:2021-09-01 1964年纽约的一个凌晨,28岁的凯蒂·吉诺韦斯在下班途中被一名男子持刀袭击,整个侵害过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最终凯蒂不幸身亡。类似的谋杀案并不罕见,但这起案件却轰动美国,并且在此后几十年间成为了美国心理学教科书上的重要案例。这是因为在歹徒行凶期间,前后共有38个人目睹了这起袭击事件,或者听到了凯蒂的呼救,但是全程没有哪怕一个人向他伸出援手,甚至没有任何人报警。受到这个事件的启发,社会心理学家约翰·达利和毕博·拉塔内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在一线实验中,工作人员以调查游戏偏好为幌子,先后忽悠来了120名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让他们独自一人或者是和另一个陌生人一起在房间中填写问卷,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隔壁房间中制造出巨大的响声,假装自己从柜子上摔了下来并且观察这些学生的反应。结果显示,独自一人在房间中的受试者中有70%的人会去救助他,并且大多数都在40秒之内采取了行动,而和陌生人一起被留在房间中的人里只有20%的人最终选择去救助他,这其中还不乏有一些人听着工作人员痛苦哀嚎了近两分钟才起身,其余的几项实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约翰·达利和毕博·拉塔内由此得出结论,当一些恶性事件发生的时候,旁观者越多,人们反而越不会向受害者提供帮助,即便最后提供了帮助,其耗时也会长很多,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旁观者效应”。导致旁观者效应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责任扩散,当恶性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会下意识的认为在场的旁观者中总有人会伸出援手,没有必要非得自己来,并且自己和伤者非亲非故,本身没有什么救助的责任,哪怕是最终酿成惨剧,来自社会的道德谴责和见死不救而产生的罪恶感也会平均的分配到每一个旁观者身上,更何况自己只是一个路人甲,也不会有人来追究自己的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最多只会在心里产生一些小小的不安,但是伸出援手却可能出洋相,甚至反而被讹一把,可能每一个旁观者内心都会打着类似的算盘。就这样,在旁观者这层身份的遮蔽下,保持冷漠似乎成了一个最合算的选择,即使这个事实听起来令人悲哀。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被归结为多元无知。心理学家罗伯特·西亚迪尼在1984年出版的《影响力》一书中解释到,在恶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大部分人并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判断伤者的情况,虽然他们心里认为应该上前帮忙,但是环顾4周,却发现其他的旁观者都无动于衷,就以为伤者的伤情并无大碍,自己也就变得心安理得起来,但其实其他的旁观者只是同样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而已。大家不妨回忆一下之前看到的一些新闻,在很多恶性事件中,最终挺身而出救人的往往是下班的医生或者退伍的军人,因为他们本身有极强的责任心,同时还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理清现场的状况,实施专业救助。那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又应该如何摆脱旁观者效应呢?如果你不幸成为了受害者,请一定要记得,旁观者没有采取行动并不是世态炎凉,人心不古,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情况是否紧急,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责任去采取行动,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帮助你。 这时候你首先应该大声呼救,吸引人们的注意,接着在人群中指定某一个特定的人直接冲着他寻求具体的帮助,这样你就把他的身份从匿名的旁观者转变成了责无旁贷的施救者,同时也让其他旁观者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罗伯特·西亚迪尼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做了演示,他在结束多元无知的研究之后不久就被卷入了一场车祸,周围的车辆慢慢的开过他的身边但并没有人停下来。罗伯特联想到自己的研究成果,于是指着一辆车对他的司机喊道“叫警察”,接着对后面两辆车的司机说“把车开过来,我需要帮助”这些人立即做出了反应,马上打电话叫来了警察和救护车,并且用自己的手绢擦去罗伯特脸上的血迹,给他披上夹克衫。而如果你是旁观者中的一员,就不要以其他人的反应作为自己的标准,要冷静的判断现场情况,并且迅速做出你认为正确的行动,有时候你的挺身而出会挽救他人,甚至你自己的生命。
|